“中国制造”呼唤工匠精神
作者:吴老师 汽机系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10日 10:56

“中国制造”呼唤工匠精神

陈华文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爬坡上坎的关键时期,大力培育工匠精神,有利于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中国民间有一句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意是不论在哪个领域和行业,只要你有精湛的手艺,且做出优秀的业绩,都是受人尊敬的人才。这句俗语中,暗含着对能工巧匠的认可和肯定。回溯中国历史不难发现,正是无数默默无闻且技能高超的工匠和知识分子一起携手,书写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然而近些年来,工匠群体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他们甚至一度成为社会“边缘人”。现在,当“中国制造”的集结号吹响之时,工匠群体及工匠精神,重返大众视野。《工匠精神:开启中国精造时代》一书,对于我们充分认识工匠及工匠精神的魅力,提供了新视角。

    作者曹顺妮,曾供职于《瞭望东方周刊》、《中国企业家》等时政与财经媒体,并从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本书首先从“中国制造”话题入手,分析了当前“中国制造”中存在工艺粗糙的问题,然后以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为例,分析了这些国家制造业由弱到强的过程,从而揭示出工匠精神在“中国制造”中的重要意义。工匠,是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而这个群体所具备的严谨、专注、敬业等品质,被称为工匠精神。本书书名的副题“开启中国精造时代”,其精造是制造的升级版,是更高层次的发展愿景。就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而言,与“精造”还有不小的距离。

    中国历史上的能工巧匠,曾创造了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比如宏大雄伟的建筑群、敦煌美轮美奂的雕塑壁画、唯美雅致的私家园林、温润细腻的景德镇陶瓷……古代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工匠大国,工匠受到普遍尊崇,不仅工匠从事技能性的劳动,一些读书人也探索工匠世界的奥秘。如春秋时期,鲁班便发明了木工工具、攻城器械、农业机具、仿生机械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北宋时期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等等。中国自古以来并不缺少“技近乎道”的源流。《增广贤文》有言:“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在民间普通人眼中,再多的财富也有失去的时候,唯有一门手艺,可以保证自己衣食无忧。

    然而,这些属于过去的荣光。曹顺妮认为:古代工匠创造了中国工匠精神的1.0时代,在今天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中国工匠要博采众长,赋予工匠精神新的寓意,从而开启中国工匠精神2.0时代。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对工匠心存偏见,认为工匠所从事的劳动,是苦活、累活,十年如一日不断重复、枯燥无味。在这种思想的误导下,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当工匠,更倾向于读名牌大学,将来找到一分轻松舒适、薪水不错的职业。正因为如此,工匠群体的人数在迅速锐减。另外一方面,在制造业领域,工匠的职级和待遇普遍偏低,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有一个现象尤其值得关注:凡是制造业强劲的国家,往往拥有大批技艺精湛的工匠,并且工匠精神深深地扎根于企业文化,形成一种鲜明的工业价值观。曹顺妮在本书中,对德国、日本的制造业与工匠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德国企业崇尚劳动与技能,以规矩、标准、制度管理著称,同时,德国工匠踏实、勤劳、守规矩成为精神名片。德国作为一个拥有8000千万人口的国家,却拥有2300多个世界级品牌,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强国和大国,究其原因,德国的所有企业里,都拥有大量技能娴熟的工匠。事实表明,德国制造业的繁荣,无数工匠们是当之无愧的“隐形功臣”。

邻国日本,如果一个人被称为工匠,这意味着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只有在一个行业内出类拔萃的人,才能被称为工匠。如果你的面食做得很好,旁人就会称赞你是一个好工匠。工匠会根据气候、温度的因素,结合面粉的实情擀面,然后做出独此一家的面食。同样,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就是一个具有匠人精神的企业家,他曾说:“企业家要像匠人那样,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

    当前,中国正在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这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而言,其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得不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段时期内,很多制造业领域存在“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投机心态。有的企业为了眼前利益,生产中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现象严重,由于产品质量的不过硬,使得有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还有的制造行业,并不顾及优秀工匠短缺的现实,盲目扩大生产,使得产品的工艺技术大打折扣,企业难以“走出去”。反过来看,制造业若要实现良性发展,拥有大批工匠是前提条件。除此之外,还需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与企业发展信念中的诚信、责任、担当、创新,可谓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工匠精神有助产品品质的提升。

    中国制造业领域培育工匠精神,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议题。而如何进行培育,在笔者看来,首先是教育机构要转换办学思路。当前的各类学校,重视书本理论,忽视劳动实践是一大通病。大力加强实践教育,让“心灵手巧”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尤其是在职业教育中要予以体现。其次是全社会要转变观念,给工匠予以人文关怀,工匠的劳动闪耀着智慧的灵光,只有全社会尊重工匠和工匠精神,“中国制造”才具备广泛的民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