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智机电,筑梦未来——光电制造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2025级新生始业教育
作者:光电制造学院 光电制造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 15:30

   9 月 24 日下午,光电制造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 2025 级新生始业教育在国际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教育活动由机电专业负责人黄知洋主持,特邀温州市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周章添副教授主讲,为新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且意义深远的专业启蒙之旅。

  会议伊始,周教授对全体加入机电一体化专业的2025级新生表示了热烈而诚挚的欢迎,并以《机电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为题,为新生们开启了一场关于机电行业的知识盛宴。讲座围绕 “选择机电专业的原因”“机电行业的发展史”“机电专业就业面向”以及“对始业教育的思考”四个关键议题展开,旨在为新生们勾勒出机电一体化专业全貌,点亮他们未来学习与发展的方向。

  周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行业经历与深刻感悟,深入剖析了选择机电行业的四大核心原因。首先,是源于个人对机械原理与智能控制领域深沉而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探索机电奥秘的道路。其次,父母基于行业稳定性所提出的建议,为职业选择提供了坚实而可靠的参考依据。再者,智能制造时代背景下,该领域所展现出的强大就业保障能力,为学生的职业未来筑牢根基。最后,顺应国家制造业升级的战略需求,以及个人在这一宏大进程中所能获得的广阔发展空间等其他因素的综合考量,共同构成了选择机电专业的多元且富有时代特色的强大动力。这些原因不仅体现了职业选择的多维度考量,更彰显了机电专业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的独特魅力,为新生们的选择注入了信心与底气。

  机电行业的发展历程是工业生产演进的重要缩影。周教授指出,从古代机械雏形到四次工业革命的迭代推进,技术创新始终是核心驱动力。我国在机电领域实现了从 “两弹一星” 到秦山核电站,再到自动驾驶等智能装备的重大突破,展现了扎实的技术积累。当前,物联网、云计算、机器人等关键技术正推动机电行业向智能化、网络化深度转型。

  周教授分析指出,当前机电专业就业市场呈现四方面特征:传统岗位受国际贸易环境和智能化替代影响有所收缩,但新能源装备运维、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产生大量新岗位;企业更青睐具备专项技能和快速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职业教育需注重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应结合个人兴趣深耕特定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这些趋势表明,机电专业就业方向正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绿色化领域拓展,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周教授在始业教育中向同学们提出一系列深刻问题,引导大家思考专业学习的意义与方向。他希望大家不仅了解专业背后的社会需求,更要明确自己未来能贡献什么,不仅关注知识体系的构建,也要思考大学将如何塑造自己的成长路径。他鼓励每位同学主动、快乐地学习,而非被动应付,从而真正成为有担当、有视野的专业人才。

  会议最后,周教授怀着殷切期望,特别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新生们送上了一份饱含深情的寄语。他衷心祝福同学们在未来四年的大学时光中,不仅能够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能点燃内心深处的创新热情,通过实践锻炼锤炼出过硬的实践能力。他期望同学们在专业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进取,最终学有所成,肩负起驱动智能制造未来发展的重大使命,开启一段充实、精彩且意义非凡的青春旅程。周教授的寄语,如同一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激励着每一位新生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追逐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未来。